信心指数回升 经济仍面临压力[多图]

  何啸

  [展望2019年,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年GDP增长可能有所放缓。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将会明显走低,可能会低于消费品物价指数(CPI),其结果是实体企业的盈利增长放缓,其中对上游行业的不利影响尤其明显。上游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而下游企业不少是民营企业,明年可能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即国企的盈利增长放缓,民企的经营情况会得到改善。]

  2018年1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01,在上月短暂跌至50线以下后,本月信心指数重回50线上方,表明经济学家们对未来一个月国内经济持乐观态度。具体指标预测方面,11月新增贷款、社融数据和M2增速均高于上月,消费有所上升,CPI和PPI同比增速均低于上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上升;贸易顺差较上月增加。

  对未来宏观政策进行了预测的经济学家们中,75%的经济学家表示未来经济将持续面临压力,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

  10月16日,中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出现十年来首次倒挂,本次调研中11位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发表了看法,他们均认为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分化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

  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对今年和明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分歧较大,他们对2019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今年年底变化的预期区间为[-5.03%,6.3%]。

  信心指数:重返50线上方

  信心指数(2018年12月)

  平均值50.01

  最大值50.5

  最小值49

  2018年1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01,在上月短暂跌至50线以下后,本月信心指数重回50线上方,表明经济学家们对未来一个月国内经济持乐观态度。其中,最高预估值50.5来自招商证券(600999,股吧)谢亚轩和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王涵,国经交流中心徐洪才给出本次信心指数预测值的最低值49。

  西班牙对外银行夏乐表示,经济增长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阶段,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有所提高,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也如期推进。随着去杠杆和保杠杆的推进,增速将逐渐放缓成为中速增长。同时,由于国内宏观经济风险仍然存在,而外部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尽管贸易摩擦在习特会后有很大程度的缓和,但接下来三个月的谈判以及今后的中美关系有可能仍有变数。综上,他认为明年的增长和今年相比将有所放缓。近期的经济刺激政策带来杠杆率的升高;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风险;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认为,国内经济进入到一个矛盾多发期,房地产、基建、出口承压,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在外部环境相对偏紧,内部延续挤泡沫、去杠杆的主基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他预计央行可能会继续降准。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2019年,以经济金融风险为主线,“灰犀牛”将进一步迫近,并集中于贸易摩擦、全球风险偏好逆转和新兴市场货币风险。另一方面,以地缘政治为风险主线,“黑天鹅”将持续锐化,爆发概率和冲击强度上升。美国政策异变、欧洲一体化倒退和区域冲突失控,将是最危险的导火索。

  物价:CPI和PPI同比增速均低于上月

  CPI%PPI%

  平均值2.392.66

  最大值2.63.5

  最小值2.22.2

  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预计本月CPI同比增速将较上月出现回落,预测值为2.39%,低于上月公布值(2.5%)。参与调研的22位经济学家中,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大的预测值2.6%,渣打银行丁爽、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丁安华、招商证券谢亚轩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鲁政委给出了最小预测值2.2%。

  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PPI同比增速将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落,由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3.3%)下降至2.66%。其中预测最高值3.5%来自摩根大通朱海斌,而最低值2.2%则来自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姜超和瑞银集团汪涛。

  新时代证券潘向东预计11月价格指数将下行,11月PPI环比增速可能显著回落。11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大幅回落,出厂价格更是跌至收缩区间,结合近期南华工业品指数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11月PPI环比增速可能显著回落,PPI同比增速跌破3%。

  CPI方面,蔬菜、猪肉价格下跌,原油价格增速下滑,通胀压力缓解。从高频数据来看,11月28种重点监测蔬菜价格同比下降0.53%,增速低于10月(6.67%);11月猪肉批发价同比下降5.47%,降幅较10月(-3.7%)扩大;10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比增长4.9%,涨幅低于9月(42.49%)。考虑到猪瘟疫情继续暴发,旺季猪肉需求回升缓慢,养殖户观望情绪较浓,整个生猪市场还是供过于求,12月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可能有限,再考虑到11月原油价格大跌的滞后影响,通胀压力将继续缓解。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CPI):

  丁安华:2.2%

  丁爽:2.2%

  鲁政委:2.2%

  徐洪才:2.5%

  王涵:2.5%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PPI):

  程实:2.6%

  丁安华:2.8%

  伍戈:2.4%

  谢亚轩:2.4%

  周雪: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有所上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平均值8.83

  最大值9.2

  最小值8.3

  调研结果显示,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8.83%,较上月公布的10月数据(8.6%)有所上升。其中,9.2%的最大值来自兴业银行鲁政委,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小值8.3%。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从季节性看,近年来消费品零售增速在11月均有所反弹,或许是因为“双11”促销的影响。他预计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可能反弹至9.2%。

  工业增加值:低于上月

  工业增加值增速%

  平均值5.82

  最大值6

  最小值5.5

  调研结果显示,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82%,低于统计局公布的10月值(5.9%)。其中,海通证券姜超给出了最小值5.5%,德勤中国许思涛、野村国际陆挺、华融证券伍戈、新时代证券潘向东和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最大值6%。

  海通证券姜超预计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11月全国制造业PMI继续下滑至50.0%,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处历年同期偏低水平,指向制造业景气再度转弱。从中观高频数据来看,11月供需双弱几成定局。需求依然低迷,一二线地产销量增速反弹,但占比更高的三四线跌幅仍大,意味着全国地产销量或依然负增,而前三周乘用车批零跌幅仍在扩大。生产难言改善,发电耗煤增速因低基数回升,钢铁开工率同比上行,但汽车、化工开工率同比跌幅扩大,且各行业库存普遍偏高。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工业增加值):

  温彬:5.8%

  周浩:5.8%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连续三个月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平均值5.8

  最大值6

  最小值5.6

  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值为5.8%,较统计局公布的10月值(5.7%)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瑞穗证券周雪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连平给出了最高值6%,海通证券姜超、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温彬和德勤中国许思涛给出了最低值5.6%。

  交通银行连平表示,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11月主要钢材价格下降,但全国水泥综合价格指数显著上升。基建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增速可能上升。前期商品房销售放缓对开发投资的影响逐渐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略有下降。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投资增速逐渐回升。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丁爽:5.9%

  房地产开发投资:连续四个月下降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平均值9.48

  最大值9.8

  最小值9

  调研结果显示,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48%,较统计局公布的10月值(9.7%)下降0.23个百分点。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新时代证券潘向东给出了最高值9.8%,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给出了最低值9%。

  民生银行黄剑辉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由9.7%回落至9.4%。10月销售与新开工双双回落意味着房企资金来源约束加大,需求放缓使得前期加速开工推盘和预售回款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连续下行,11月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继续大幅下降,预示着土地购置费的支撑也将逐步减弱。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

  程实:9.5%

  连平:9.5%

  陆挺:9.6%

  潘向东:9.8%

  许思涛:9.3%

  祝宝良:9.5%

  外贸:贸易顺差增加

  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进出口同比数值都将较上月公布的数据有所下降,其中出口同比将降至10.63%(上月公布值为15.6%),进口同比数值将降至14.19%(上月公布值为21.4%)。贸易顺差将会由10月的340.1亿美元上升至354.4亿美元。

  招商证券谢亚轩预计出口同比增速为11.2%,进口同比增速为14.4%,贸易差额为370亿美元。PMI新出口订单和进口分项维持低迷,反映了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企业对贸易前景的不乐观,虽然如此,鉴于中美间未来关税的不确定性,各国企业可能存在“共振式”地加快出口节奏,而企业出口加快也带动了中国的进口加快,从而使得现阶段我国贸易增速相对基本面偏高。

  新增贷款:

  高于上月

  新增贷款(亿元)

  平均值11461.50

  最大值13500

  最小值8000

  经济学家们预计,下周将会公布的11月新增贷款数据将较上月增加,由10月数据(官方数据为6970亿元)上升至11461.5亿元。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信贷方面,11月票据利率与资金利率走势分化,折射出贷款额度相对宽松但融资需求仍显不足。预计11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上升至1.25万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

  较10月上升

  社会融资总量(万亿元)

  平均值1.35

  最大值1.75

  最小值0.92

  调研结果显示,11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1.35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10月数据(0.729万亿元)有所上升。其中,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和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大值1.75万亿元,国经交流中心徐洪才给出了最小值0.92万亿元。

  海通证券姜超表示10月新增社融7288亿元,同比大幅少增4716亿元,尽管非标融资萎缩仍然是新增社融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但是贷款同比增幅大幅收窄也是社融不及预期的边际重要变量。近期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同时进行正回购操作回笼淤积在银行间的过多资金,反映出央行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标,但是也反映出宽信用的渠道仍然没有打通,他预计11新增信贷8000亿元左右,新增社融(旧口径)10700亿。

  M2:增速高于上月

  同比%

  平均值8.04

  最大值8.3

  最小值7.6

  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M2同比增速将较央行公布的10月水平(8%)上升至8.04%。其中,民生银行黄剑辉给出了最大值8.3%,海通证券姜超给出了最小值7.6%。

  交通银行连平认为11月M2增速小幅反弹,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稳定。11月在基建投资逐渐发力刺激信贷需求和政策积极鼓励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信贷增速维持在13%以上的概率较大。M2则得益于财政存款季节性下放等因素或小幅反弹。货币政策未来则以优化结构为主,进而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年内基本维持稳定。

  10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1月预测(M2):

  朱海斌:7.7%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12月央行利率调整可能性较小

  今年以来,央行四次降准,给出存贷款基准利率预测的20位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到今年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不会发生变化。

  给出存款准备金率预测数据的首席经济学家共有20位,其中有5位预计今年年内存准可能会下调50个基点,其他经济学家均认为12月期间存准再次下调的可能性较小。

  汇率:对明年年底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分歧较大

  汇率(2018年底)汇率(2019年底)

  平均值6.926.92

  最大值7.017.3

  最小值6.86.55

  经济学家们预计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为6.92(11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9357),同时,他们对今年和明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分歧较大,对2019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今年年底变化的预期区间为[-5.03%,6.3%]。

  德勤中国许思涛表示,关于对人民币的长期预测,他预计2018年会维持在6.95,2019年将有所贬值。央行似乎已将稳定人民币汇率视为首要的政策目标,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稳定人民币汇率。与此同时,央行的政策余地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也将减小。

  官方外汇储备:低于上月数据

  经济学家们预计11月底官方外汇储备将为30325.11亿美元,低于10月公布值(30531亿美元),其中最高预测值30800亿美元来自民生银行温彬,最低预测值30000亿美元来自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招商证券谢亚轩和华融证券伍戈。

  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汇率因素方面,11月末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微幅变动,其中日元对美元微降0.5%,欧元、英镑对美元与上月末基本持平;利率因素方面,11月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走低、价格上升,使得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上升;结售汇方面,10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外储继续双双明显下降,但银行结售汇逆差却大幅收窄,加之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微幅升值0.4%,表明央行近期加强了稳定汇率价格预期管理,对外汇储备增长影响为负。综合来看,预计11月末外汇储备较10月末下降50亿美元,余额约为30481亿美元。

  政策:关注微观主体发展

  兴业证券王涵表示,企业融资环境将改善,并逐渐支撑经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特别是民企)融资的政策,预计将会逐渐显示出宽信用的效果。货币政策仍将偏宽松。预计仍是合理充裕的政策态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大,可能需要货币政策来对冲;另一方面,政府当前的宽信用措施也需要货币流动性的配合。

  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微观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居民信心,这就需要保护产权、降低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和生活负担。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水平和赤字率,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国企、财税、金融、市场准入、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政策落地。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预测与判断——中美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分化是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的主要原因

  10月16日,中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出现十年来首次倒挂,本次调研中11位经济学家对这一现象发表了看法,他们均认为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分化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可能会引发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有6位经济学家给出了应对建议,其中有3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应继续出台稳增长政策以实现经济基本面改善,有两位提及可以采取一些限制资金外流的措施来减轻影响,还有一位表示必要时,央行可通过加大入市力度,平抑汇率波动。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jinrong/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