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下金融风险收敛 空转资金明显减少[图]

  周宏达

  [过去两年,影子银行类高风险资产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

  [截至2018年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8%,高于各项贷款的增速9个百分点以上。]

  2月2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等三位副主席一齐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过去的两年,对监管部门来讲,的确是极具挑战的时期。”王兆星称,“经过两年努力,各种金融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各种影子银行活动也得到了有效监管,金融风险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针对年初票据套利热点议题,王兆星表示,银保监会已经对1月份的票据融资流向展开调查,如果确实是套利行为要严厉处罚,同时要建立有效机制防止今后类似现象发生,确保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

  王兆星还表示,监管既冷酷,也有温度,在治理乱象的同时,帮助了一批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了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双创”的支持。

  同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出八个方面23条举措,要求抓紧建立民企“敢贷、愿贷、能贷”机制。

  空转资金明显减少

  近期,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出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企业通过票据融资和结构性存款的利差进行套利、制造资金空转的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王兆星表示,流动性充裕下,短期贷款通常增长较多,企业更愿意采用便利的票据承兑贴现进行资金周转。绝大部分票据融资都是有商业背景的,投入到了企业生产中。“但不排除有个别企业、银行搞了票据买卖套利交易,阻碍新贷款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一些市场行为也属于套利,监管不予支持,还有一些套利完全没有商业背景,完全是同业循环,规避流动性、资本监管,要坚决制止和严厉处罚。”

  他介绍,监管部门已经对1月份的票据融资流向展开调查,如果确实是套利行为要严厉处罚,同时要建立有效机制防止今后类似现象发生,确保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

  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我国金融机构经历了一段快速扩张、盲目加杠杆的膨胀时期,乱集资、乱设机构、乱办金融业务问题一度十分严重。2017年初以来,监管者坚决清理整顿脱实向虚、以钱炒钱活动,金融生态逐步好转。

  王兆星介绍,过去两年中,监管者一方面加大了对“有照驾驶”但属于“违规驾驶”的经营活动的严肃查处,另一方面,对“无照非法驾驶”,从事违规乃至违法的金融活动给予严厉的惩治和禁止。

  两年来,监管机构对十几万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处罚违规银行保险机构近6000家,处罚相关责任人7000多人次,禁止一定期限乃至终身进入银行保险业的人员300多人次,取消银行保险机构董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达到454人次。

  第一财经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监管部门在同业交易、理财资管和表外业务等重点领域,以违法违规、层层嵌套、风险隐蔽的产品作为整治重点。过去两年,影子银行类高风险资产规模共缩减约12万亿元。为遏制房地产泡沫化倾向,监管者还严禁“首付贷”和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规行为。

  “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和房地产金融的过热,通过加强监管被套上了缰绳,使它不能再任意狂奔。由此也打破了国际上一些所谓‘这两项可能会引发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预言。”王兆星称。

  他表示,经过两年努力,各种金融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金融安全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金融风险从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状态,也基本遏制、转变了金融资金脱实向虚的局面,使其流向实体经济。

  经过治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总资产比重已回升至53.9%,空转资金明显减少,经营活动更趋正常。我国经济的宏观杠杆率也改变了过去年均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的势头,开始趋于稳定。

  监管继续补短板

  尽管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王兆星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目前只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很多风险的隐患还没有完全消除,前期的化解金融风险措施和成果也需要进行巩固。

  他指出,下一阶段要始终紧盯几个重要的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一、继续加大力度处置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同时要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增长。在经济下行过程当中,不良贷款增长的压力较大,既要化解存量不良贷款,还要有效化解增量不良贷款。

  二、要时刻注意防范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在经济下行和金融市场波动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控制和处置,可能会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继续紧盯进行监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杆的影子银行活动,包括同业投资、同业理财、委托贷款、通道类信托贷款等业务,需要进一步巩固前期治理成果。过去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比较薄弱,如果任其发展也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继续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要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继续实行审慎的贷款标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带有投机性的开发和个人贷款,要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出现大问题。

  五、继续和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置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处置,继续做好一些高负债国有企业的降杠杆工作。

  六、继续严厉整治规范网络借贷等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特别是要继续严厉打击整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非法社会集资等,这些也会对金融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会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七、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的传染。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包括一些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利率的变化,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汇率的波动,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也要时刻应对好外部风险的传染。

  “我们要继续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对监管者不履职,发生渎职、失职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内部问责。”王兆星表示,“此外要继续补好监管制度短板。”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过去两年里,银保监会针对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118项制度补短板项目,目前已发布实施80项,其余正在征求意见或修改完善。银保监会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及时拆除风险引爆点,加快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信用风险方面,制定了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方面,监管者修订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股权管理方面,出台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公司治理方面,引发了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

  靠“毛细血管”打通信贷传导

  “监管部门确实有它‘冷酷’的一面、长牙齿的一面,但同时监管也是有温度、有情怀的。”王兆星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工作的最高使命。

  过去两年间,银行业在大力处理不良贷款的同时,也通过债务重组、兼并收购、不盲目抽贷断贷,帮助和支持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第一财经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有近500家大中型企业开展联合授信试点,已建立债委会1.9万家,其中帮扶企业4854家。

  监管者一边坚持“堵旁门、开正门”,同时也不搞“一刀切”和“急刹车”,对于有较好风险约束基础的表外金融中介业务,监管者积极推动其审慎合规经营。过去两年里,信托资金直接投向工商企业的增长了30.75%,委托贷款无缝对接实体经济的资金保持了正常增长。

  对于民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依然高企的难题,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这是“我们监管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重点,也是一个痛点。因为货币政策传导不通就会痛”。

  他认为,信贷机制的传导一定要靠“毛细血管”打通,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也是充裕的,但是如何把这些资金精准滴灌到千千万万的企业身上,是金融机构必须要攻克的难点。

  “有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比较低,有时过度依赖抵押。”周亮表示,金融机构基层落实监管要求还不够到位,贷款中间环节的评估费、“过桥”费都抬高了融资成本,还存在诚信体系、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此,银保监会优化了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指标,明确了“两增两控”,要求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其他各类贷款同比增速,而且获得贷款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

  截至2018年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8%,高于各项贷款的增速9个百分点以上。有贷款余额的户数1723万户,较年初增长了455万户。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银保监会按照价量挂钩,正向激励银行保险机构更多地把资金倾斜到小微企业身上,并落实了收费减免政策。

  “我们提出‘七不准四公开’的严格要求,严禁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不断加强检查力度。”周亮表示。

  去年,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5家国有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去年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06%,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该项贷款平均利率6.71%,较一季度下降均超过1.1个百分点。

  发布会同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精神,银保监会还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公平精准有效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着力提升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从实际出发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处理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加大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管督查力度等八个方面,对落实《意见》精神提出了23条细化措施。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9年3月底前制定2019年度民营企业服务目标。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中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相关人员责任。根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设计个性化产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运营成本、服务模式以及担保方式等因素科学定价。推广预授信、平行作业、简化年审等方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保险机构要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提供更灵活的民营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服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力度。

  《通知》明确,银保监会将在2019年2月底前明确民营企业贷款统计口径。按季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按法人机构制定实施差异化考核方案。将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2019年督查重点将包括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是否有效建立、贷款审批中对民营企业是否设置歧视性要求、授信中是否附加以贷转存等不合理条件、民营企业贷款数据是否真实、享受优惠政策低成本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等方面。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qiancaimi.cn/jinrong/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