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规划 夏心愉:除了被盯上的贷款搭售保险 银行还有哪些套路(组图)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夏心愉

  “我想要200万进个货,银行说办法是有,还给了我三条路可选。”赵先生说,但每一条路都是“套路”,且算算资金综合成本,他自知负担不起,所以三条路甚至可能都是“死路”。

  日前,国办督查室先暗访后核查,此后还约谈总行,最终,一家国有大行和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搭售保险、转嫁成本”而被开了罚单,并被点名通报批评。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办督查室在先期暗访的基础上,协调中国银保监会及北京银保监局组成核查组赴某大行北京市分行和某股份行北京分行,就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问题依法进行现场核查。

  核查发现,两家银行部分分支机构未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部署要求,执行监管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抵押类小微企业贷款存在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问题,变相抬升了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增加了小微企业负担。

  同日,银保监会官网信息已经挂出对上述两家银行的处罚:那家大行连收两张30万罚单,合计被罚60万元;那家股份行则被罚款50万元。

  罚单金额开得其实并不算大,有句讲句,搭售保险也不是只有这两家银行才有的问题。

  “愉见财经”问了业内多家银行人士,归根到底,他们的压力,是迫于中间业务收入等经营效益类考核指标。

  其实早些年,他们踩的类似“灰色地带”还有好几样。这才有了后来,火眼金睛的银监会针对性地下了整治银行不规范经营的“七不准”要求。也由此,行业整体来看,相关不合规乱象已锐减。

  早些年的那些往客户身上转嫁成本的套路,还有这些(并附案例):

  (如果哪位客户近期还遇到银行的这类做法,可以后台联系我们说说您受的委屈;我们一起陪伴银行业务更加合规健康发展。)

  1,以贷转存、存贷挂钩。

  存款和贷款本来是银行两项不同的传统业务。“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是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基本原则。但有的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有的甚至规定“存一贷一或存一贷二”。

  2,乱浮利率、一浮到顶。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环节之一,体现着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但有的银行不管什么贷款,也不计算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笼统地将贷款利率上浮,甚至上浮至最高限额,严重违背了利率管理规定,加重了客户筹资成本。

  3,以贷收费、浮利分费。

  发放贷款收取利息,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本来是银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而有的银行在实际经营中,要么是借发放贷款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要么是在未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情况下,假借利率优惠、浮动利率之名,将部分利息通过账户管理费、财务咨询费、贷款安排费、额度占用费等名目额外收取费用。

  4,转嫁成本、增加负担。

  银行作为企业,各种正常的成本和支出在经营中不可避免。但有的银行为提高自身效益、降低业务成本,将贷款业务及其他服务中产生的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本应由银行承担的成本,以费用形式转嫁给客户,导致客户财务负担不合理增加。

  5,违规收费、擅自提价。

  随着银行业服务项目逐年增多,违规增加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也随之出现。有的银行违背政策规定,擅自调增收费项目。原银监会等三部委《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发布后,仍有部分银行将应免费服务的项目变换名目后继续收费。

  有的银行收费标准与服务质效背离,在收取费用的同时未给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未给客户带来实质性收益、未给客户提升实质性效率。

  6,强制捆绑、不当搭售。

  金融消费者在接受银行服务时,应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但个别银行在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发放贷款时,将理财、保险、信用卡、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强制捆绑、搭售。

  7,高息揽存、借道收息。

  高息揽存本来是早已整治解决了的违规问题,但有些年份如果社会资金面收紧,高息或变相高息揽存现象就又开始抬头,特别是月末年尾为冲时点而更加突出。

  尤其是,高息揽存与民间融资勾连,银行员工与资金掮客内外配合,或对资金掮客采取默许态度,将民间借贷资金以理财或存款名义存入银行,再借用银行账户支付和收取高息。一旦资金链出问题,银行责任和风险就在所难免。

  例1,在浙江曾发生一起因民间高息借贷引起的资金诈骗案,涉及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多地的多家银行,查出的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元,究其背后就有银行揽存与民间融资勾连的原因。

  8,套餐服务、蒙骗客户。

  金融产品销售和各类中间业务,本应明码实价、公开亮项、协议约定,但有的银行名为提供一揽子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实为重复拼盘,使客户被动接受。

  例1,北京金融街有家支行曾经某次在为客户开立账户时,将开户管理、网上银行、电话呼叫、短信回复等合并为套餐服务,每开一户收费1600元。客户找到银行熟人说情后,免掉了500元短信回复费,原因是这位熟人告诉这位客户,短信回复与网银功能基本相同,不必重复开通。但在这个故事里,也看到了这家支行的认熟欺生、同类拼装、随意开价。

  求贷小企业被银行“指点”三条路:全是套路

  前几天和大家聊了银行以贷搭售的套路后,感同身受的小企业主赵先生联系上了我们。他告诉了“愉见财经”一段他自己的贷款经历。

  “我想要200万进个货,银行说办法是有,还给了我三条路可选。”赵先生说,但每一条路都是“套路”,且算算资金综合成本,他自知负担不起,所以三条路甚至可能都是“死路”。

  三条路

  Y

  赵先生在华北某二线城市做着点儿贸易,因为有账期、又需要提前铺货的关系,他是需要银行资金支持的。他也想做做供应链金融、保理性质的融资,但银行对他贸易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并不认可。

  此前某一次,他需要200万进货,于是去了当地某城商行,求笔流贷。

  银行的客户经理倒也开门见山,直接告诉赵先生,贸易类客户已经上了该行信贷结构调整里的“压降类”,所以根本不欢迎他。

  但站在支行业绩层面考量,如果赵先生真心需要贷款且愿意配合,那办法还是有的。

  在显性的贷款利率上,这家银行也是有“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任务的,所以明面上不宜上浮太高,因此也就上浮个50%左右;但这个资金价格实际上无法覆盖风险,因此还有隐性的成本安排。

  加在一起,才算是从一个客户头上开发出来的“综合成本”

  如上文所及,这名银行客户经理给了赵先生三条路:

  如果赵先生同意以上方案中的任意一个,这笔贷款才有得谈,客户经理才愿意送上级行批批看,但丑话说在先,还不能保证批复通过

  可是赵先生自己算了笔账,无奈地告诉“愉见财经”这笔款他最后舍不得贷。因为这三条路无论走哪条,银行“嫁”在他头上的成本估计都能上12%。

  一来他自己没有200万,所以不管是自行到市面上通过资金掮客买存款,还是用银行“帮忙联系”的金主,由于银行那头要的是“低息存款”,因此他需要支付的贴点可能会在5%以上,甚至更高。

  二来他更不愿意开全额承兑汇票,因为首先他要去“过桥”200万存保证金,过桥的成本先不谈,说不定都找不到人借他过桥款;再者开出银票去市面上贴现,在现在小银行风险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这家小小城商行的票,贴现成本弄不好比他找金主贴息还贵。

  以上,再加上流动性贷款本身如果上浮个50%,那成本加到一起可不就要12%了嘛,也就是月息一分了。

  赵先生跟“愉见财经”说,在银行人的口吻里头,这笔钱能放得下来已经算是做善事在帮他了。但对于生意上头本就不如前几年有赚头的他来说,资金“综合成本”依然让他望而却步。

  两面派

  Y

  银行其实有两个面孔。这句“两面派”真心没有啥贬义的地方,因为可以理解,银行其实也是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一方面他们要满足监管要求,被赋予了银行牌照就要尽社会责任的;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商业收益。

  在支行层面就更加“夹心”了,总行每年压下来创利指标、存贷指标、中小企业业务相关指标。这样的压力将被层层分解,从总行到各分行、从分行到各支行、再到具体业务经办人员。

  至于为啥小企业成了倒逼机制下的羔羊?某银行业人士为“愉见财经”分析称:

  顺便说一句,据“愉见财经”所知,好多中小企业怕是都有“三张报表”吧。给税务的是一张,给银行的是一张,而自己看的那张真实的,是第三张。(所以哀其不幸的同时,有时候又会怒其不争。)

  “额度寻租”

  Y

  在赵先生的这个故事里,还能隐约窥见“额度寻租”的魅影。

  愉记本人不认识赵先生合作的那家银行,但在其它类似的桥段里,我可听说过,银行帮找存款听来善意,其中却不乏支行层面或客户经理与金主的利益互换。

  越是经济周期下行,惧风险的银行资金反而越爱“傍大”,于是乎,不少大企业往往资金丰厚、甚至还资金冗余,有些地方事业单位下面的三产也是。个别金主(说白了往往其实就是一些操办人员)会“额度寻租”。

  但是,客户暗中贴点是没办法做账的,因此这笔钱有时候会在固定的一些环节里被消化掉。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主持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委会研究员,上海金融青联委员。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

版权声明:本站(钱财迷)内容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qiancaimi.cn/licai/11111.html